快捷搜索:  

村庄复兴看内蒙古|一颗平时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"村庄复兴看内蒙古|一颗平时的黄柿子“红了”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这篇报道的结构严谨,逻辑清晰,让人看了很舒服。 " 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 2024-03-02 22:57:08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央广网编辑:胡君颜

央广网巴彦淖尔3月2日消息(记者魏全民)入春以来,遍野农桑渐起,走进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(Technology)有限公司的温室里,翠绿的枝叶下,一颗颗黄柿子挂满枝头,早春第一茬黄柿子已经悄然上市。

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成熟的黄柿子皮薄肉厚、沙甜可口(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)

从去年10月开始种植,一直到今年(This Year)2月,种植的10个温室的黄柿子陆续上市。由于去年冬天天气寒冷,昼夜温差大,导致今年(This Year)黄柿子特别甜,价格也比较理想(Ideal),刚开始上市每斤最高能卖到14元,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,还销往首都、上海等城市。 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(Technology)有限公司新媒体部负责人沈鹏说。

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工作人员正在打包,准备将订单发走(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)

黄柿子是五原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,优越的自然(Nature)环境,赋予了它颜色金黄、个大肉厚、含水量少、沙甜可口的独特品质。每年8月左右,是露天黄柿子的成熟期,而2月上市的温室黄柿子很好地弥补了早春市场的空白,极大地提高了经济(Economy)效益。

近年来,五原县把发展黄柿子产业作为推进农村振兴的抓手,从黄柿子汁到黄柿子火锅底料、黄西红柿气泡水、黄西红柿丁等,不断拉长黄柿子产业链条,丰富黄柿子深加工产品品类。随着五原县黄柿子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,一颗颗黄柿子不断地 走出 内蒙古,逐渐 红遍了 我国大江南北。黄柿子的成功(Success) 出圈 不仅证明了内蒙古农特产品的优秀,而且将内蒙古农村振兴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。

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网红主播在直播销售黄柿子汁、黄柿子火锅料(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)

在民隆公司的低温冷库里,记者看到一袋袋黄柿子冻果整齐地摆放着。 我们(We)将完全熟透的鲜果最先送进零下35度的速冻库极速锁鲜,保持原有品质不变,然后存放于零下20度冷冻库存放,确保反季原料供应充足,价格稳定。 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(Technology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亮介绍说,像这样的冷库,共有16个,最高峰储存原料 4000 吨,每星期不断地运输至深圳、上海,杭州等合作企业,保证了黄柿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。

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工作人员介绍选品标准(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)

从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,黄柿子各类产品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逐年扩大,销售方式也层出不穷,与时俱进。不论是加工生产黄柿子饮料、火锅底料,还是进行(Carry Out)礼品销售、直播带货,众多的销售方式让五原黄柿子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。

黄柿子产业现已形成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,一产稳量提质,二产延链扩能,三产融合增效。黄柿子产业推动了农业,提质增效,农民(Farmer)增收致富,也打响了咱们五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。下一步,我们(We)将深度挖掘市场需求,进一步升级黄柿子产业,打造富硒、有机黄柿子产品,让黄柿子成为我们(We)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亮丽名片。 刘小亮说。

农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菜农将采摘好的黄柿子初选后运出销售(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)

截至目前(Currently),五原黄柿子年种植面积5000余亩,年总产量为2万吨,年产值达2亿元。五原县从事黄柿子产业的农户有3000余户,产业链从业人数超过10000余人,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,黄柿子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。

乡村振兴看内蒙古|一颗普通的黄柿子“红了”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590) 踩(45) 阅读数(7251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